最近常跑屏東林邊鄉,也造訪了當地著名的百年老屋『福記古厝』;
只不過~過程不太順利呢,第一次來到福記時,
恰巧鏡頭發生對焦故障,很多照片模糊了;
隔了半年才又找到機會來到古厝,把不足的照片給補拍上。
福記古厝 又名「鄭家古厝」,約興建於日據大正年代。
早期的林邊鄉出了許多有錢望族,
其中被稱「林仔邊三記」的「黃家中記」、「黃家金記」
以及「鄭家安記」等都是大戶商號 。
~
商號發展到一定富足規模才能稱為「記」,
鄭家第四代從事殺豬業,當時不如「林邊三記」的有錢人家,
直到第五代-鄭明安改為經商雜貨店、碾米行之類,
不論他經營什麼行業都能過獲得成功,
鄉親認為他運氣很好,因此稱他為「福氣安」。
~
鄭明安經營香蕉生意時,在香蕉籃上頭蓋的黑色布上
印製稱有「まる (丸)記」的圓形商號-「福」,
因為「福氣」跟「福記」諧音接近,
久而久之也就被傳承為「福記」。
↓福記古厝位於林邊鄉內最大的_永樂村內;
由鄭家後代與永樂社區協會共同修建、互相協助管理,
環境維護很好,卻是不用收門票的景點;
雖然不收取費用,
But~請各位捧友一定要愛護及遵守規範喔。
↓看似傳統閩南式的古厝,並沒有正對馬路,
會先有一條路徑進入住家範圍,才會接到房舍,
這種形式又比較屬客家厝落;
因此,被歸納於閩式混和客家的融合風格古厝。
↓光是外牆就很有看頭,牆面裝飾多樣的彩繪花磚,
門聯上有鳳(鷹?)圖騰,又是提字寫文的各種花俏~
木雕、壁畫、剪粘藝術等傳統工藝,都很值得細細欣賞呢。
↓屋角上頭有兩隻像魚又像龍的神物,叫做“鰲魚”;
別以為只是裝飾而已,
其實牠能將屋頂的雨水集中在排水槽後,
由這集水孔流出,也象徵著吐財(水=財)的好寓意。
↓三合院中間的廣場「埕」,
又稱「門口庭」,是農收曬穀的地方。
小時候(在外婆家)最喜歡在這塊空地上
玩跳房子或打ㄤ仔紙牌(圓圓的上面會印布袋戲那種)了。
↓三合院中央的正身,雖然只看到三個門,
其實裡面是七開間格局;
正廳門上寫著鄭氏堂號「滎陽」。
↓正廳兩側的隔間,以前是大房或二房等房間的用途;
現在則是擺放一些老眠床、古早文物等,
可以讓民眾回顧早期生活和居住的狀況。
↓正身與護龍(兩旁垂直的屋宇)之間的轉角房間,
有巷路可以通前埕和後院,
也可以通兩側房間,被稱為「過水間」,
據說這也是客家村才會有的建築特色。
↓另一邊的過水間,活化成為里鄰的閱讀&聚會空間;
有張大木床可以讓小朋友跟大人愉快的看書好地方。
↓左護龍的灶腳(廚房)
可見傳統燒炭的紅磚灶,還要有排煙的煙囪喔!
以前是外婆在上面燒洗澡水時,我們在下面順便烤地瓜呢~^^
↓難得一見的石桌~
↓發現靜靜躲在後院門邊的石磨等,
都是農村時期的石頭工具~
↓一定要留意牆角的貓洞,
是專門留給貓進出家門抓老鼠用的~
(是蠻難得一見的)
~
只是~現在的貓不走小門走大門了!!
(Os:營養好,貓太胖過不了這小洞,
反而是給老鼠行方便之路吧~笑)
↓牆面鑲嵌的花磚跟竹節造型的書卷窗(鐵窗後面);
不用花錢、不用花很多時間的懷舊景點;
Niki來到這邊挺有許多思鄉的回憶感觸~
喜歡農村純樸、老建築的捧友,
可以抽空來林邊福記古厝參觀喔。
電話:08-875 6733
地址:927屏東縣林邊鄉榮農路8號
開放時間:07:00~18:00
~
古厝遊歷日:2018-11月
(以上費用及時間等資訊,請依社區公告為準喔!)
聯絡方式:niki423@hotmail.com
歡迎加入粉頁一起互動:米Ni's行旅箱